雷鳴一行赴廣西調研交流
2023-05-21
2023年5月12日-13日,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、校友總會副會長雷鳴一行赴廣西,與自治區黨委組織部交流并看望在桂工作的選調生、走訪天津大學廣西校友會及部分重點企業。
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,副部長廖葵,干部規劃辦公室主任鄧紅專出席會議,廣西校友會會長龍其生及16位選調生校友,天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相關負責同志共同參加座談會。
廖葵對雷鳴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,對天津大學長期以來對廣西人才引進、校區合作等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,并期待天津大學與廣西在更多方面、更深層次開展更加深入的合作。廖葵介紹了廣西近年來在選調生方面的工作。他指出,廣西十分重視定向選調生的培養,搭建了一套較為成熟的選調生培養成長體系,使選調生在不同崗位充分施展才能,做到才有所用。
會上,雷鳴與選調生代表親切交流。2017屆選調生宋文杰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基層工作經歷,與選調生校友共勉,繼續在基層工作中沉下身子、謙虛好學,不斷提高真本領、鍛煉真才干。2023屆選調生顧云智對學校、學院在校期間的培養和畢業后的關懷表達感謝,未來將繼續為建設壯美廣西譜寫天大人的奮斗篇章。
雷鳴在總結講話中強調,感謝廣西對學校各項事業的支持和對選調生的培養,回顧近年來天津大學在區校合作和定向選調生輸送情況,希望未來進一步深化天津大學與廣西自治區在人才培養、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,做好學生選擇廣西、扎根廣西的引導工作。她指出,座談會中切身感受到同學們在工作中取得的成長進步,勉勵大家要不忘初心使命,在祖國需要的地方繼續貢獻天大力量。
在天津大學廣西校友會會長單位華業集團,華業集團董事長、天大廣西校友會會長龍其生熱情接待,積極組織天大廣西校友參與座談交流。
會上,校友們對母校的悉心栽培表示感謝,并逐一對各自畢業以來的發展經歷進行分享與交流。雷鳴對大家所取成績表示欣慰與肯定,她強調,敢為人先、開拓創新、攻堅克難的寶貴精神為每一位天大學子指明了方向,讓大家擁有了足夠的決心與能力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擔大任。她表示,在天大校友們的共同支持下,學校從人才培養、學科布局、社會服務和國際合作等方面進行精心部署,現已成為推動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人才培育基地。在作為校友們堅強后盾的同時,也希望能夠通過各地校友會,團結凝聚天大校友磅礴之力,為學校人才培養、師資建設、科技合作、招生就業等中心工作提供有力支持,真正匯聚各方資源,實現共贏共享。
龍其生表示,會將本次座談精神積極傳遞,帶領天大廣西校友會校友們始終踐行“天大品格”,共同成長為符合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需求的卓越人才,并將持續加強校友會作為與母校溝通、合作、共贏的橋梁與紐帶,繼續凝聚校友力量,為天大人筑夢前行、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做出應有的組織貢獻。
在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,集團黨委副書記關敏出席會議,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、研發總院院長林鐵堅校友及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、研發總院副院長王輝校友等領導參加會談。
關敏春對雷鳴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,對天津大學多年來在人才培養、人才輸送、項目合作等方面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。他希望以此次交流為契機,持續推進雙方在人才項目、產教融合、平臺共建等工作上常態化及創新性合作,實現優勢互補、共贏發展。
雷鳴高度評價了玉柴在科技創新中作出的貢獻,并對玉柴為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表示高度肯定。她表示天津大學將更好地了解企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,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競爭力;希望雙方不斷探索合作模式,全面深化校企合作,為制造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。
會上,在玉柴就業的天津大學畢業生代表踴躍發言,結合自身在玉柴的成長歷程,談了自己的收獲,并為天津大學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發展需求無縫對接積極建言獻策。同時,雙方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企業產業發展需求進行深入交流。
交流期間,雷鳴一行還參觀了試驗中心、玉柴科技館、國六車間,了解玉柴的發展歷程和科技創新水平。
在玉林產投集團,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楊春校友出席會議,廣西中交浦清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黨工委書記、總經理王福和校友,廣西玉林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李劍鋒校友,南方電網廣西同泰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承宇校友,天津大學廣西校友會秘書長蘇吉校友等參加會談。
楊春對雷鳴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,介紹了集團公司近年來穩增長、防風險、促改革取得的成效。他表示,近年來,玉林產投集團堅持高質量發展目標,大力實施“4+4+N”發展戰略,目前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,希望天津大學發揮科技創新、新材料產業發展、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優勢,與玉林產投集團建立密切的戰略合作關系,為玉林高質量發展貢獻天津大學的力量。
雷鳴對玉林產投集團近年來轉型發展取得的成績表示贊許,希望雙方聚焦國家發展需求,深化務實合作,建立成果轉化深層次對接機制,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,聯合推進新材料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人才培養,推動實現共同發展、互利共贏。
會上,參會校友結合各自企業的發展進行了交流,希望能與母校加強合作交流,為人才培養、科技創新及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天大力量。